首页  部门概况  发展规划  高教研究  校史研究  决策参考  延大首页 
首页
 工作动态 
 高教信息 

范式变革: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2023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的报告

裘新

今天,无论哪个行业,越来越多的人都相信人工智能正在开启一场堪比工业革命,但发展速度更快、涉及面更广、颠覆性更强的社会变革;人类社会正在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习近平主席强调,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这也充分说明,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慧教育新浪潮已经突破单纯的工具应用维度,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内部治理等方面,给大学带来从教育思想到办学范式的深远变革。

面对新浪潮,既要热情,又要冷静。人工智能作为“助燃器”“开瓶器”,为教育数字化、教育现代化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但新范式不会扑面而来、一蹴而就。教育是多主体、多目标、多环节、长周期的复杂活动,以往历次信息科技大潮的冲刷都证明,新的技术应用对教育的影响往往是双刃剑,如果没有教育系统的内生性改革,很难产生有生命力的新范式。我们应有足够的定力和动力,来应对人工智能的机遇和挑战。

迎接新变革,既要作系统布局,又要有突破路径。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正向影响,最终是创新范式的革新、创新型社会的加速形成。所以,复旦大学从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度,系统布局人工智能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要素能力建设和校内场景应用,作为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核心抓手,作为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的重要落脚点,作为赋能大学自身高质量发展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赋能科研创新:引领科学研究新范式

选择科研而不是教育作为突破口,既是国内外人工智能激烈竞争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希望在各个学科领域推动科学思想和科研范式变革,快速培育出支撑人工智能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土壤。

近年来,复旦大学在教育部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中全校力量推动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和社会科学智能(AI for Social Science)的发展。

1.打造算力基座。发展人工智能,算力是保障,也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复旦与阿里云、中国电信合作,已建成启用中国高校迄今规模最大的云上智算平台CFFF专用计算平台,算力规模达到28 PFlop/s,支持千亿参数的大模型训练。

2.构建创新生态。基于CFFF算力,学校在上海市支持下成立服务全市的上海智能创新中心,整合相关学科力量建设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与校内各科研机构构成“1+1+N”创新矩阵。一方面,通过促进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各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创新,在气象预测、新药研发等有潜力的领域组建攻关团队,希望尽快产出独创性、原创性成果。另一方面,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下,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构建集理论培养、硬件支持、多元师资、产业实践于一体的产教融合新模式,着力培养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有效支撑上海乃至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赋能教育教学: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发展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紧紧扣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提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有很强的自主判断、学习、创新和适应能力,才能更好驾驭各种迭代发展的人工智能工具,掌握未来主动权。

1.培育“人工智能+”创新能力。最有效率的学习是创新。我们引领广大师生体验和探索科学智能,通过“科学大数据+大规模算力+高性能模型”,在海量数据中识别出好的科学问题,提供科研新线索、提出科学新假设,加速科学原理发现和技术突破。学校还牵头举办首届世界科学智能大赛,鼓励青年人踊跃学习和参与开发新工具新方法,锻炼AI+创新能力,积极投身这场重塑人类知识边疆的“大进军”。

2.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系统培养数字意识、高阶思维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共同体责任感。一方面,开齐开足数字科技类课程。据不完全统计,全校近一年开出相关本研课程578门次,33.2万人次修读,生均修读6.91门次,基本实现全覆盖有强度的课程学习。另一方面,在第二课堂通过“文化校历”制度性安排,在相关“学科周”中充分展现AI+的学术魅力,加强创新文化熏陶。

3.推进数字化教学融合创新。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大力更新教学形态,目前有10%以上课程全程采用混合式教学,建成49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大力提升学生自适应学习能力,鼓励充分利用在线课程、数字教材、线上书院等平台资源,在校园内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加快实现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三、赋能内部治理:推动校园数字化转型升级

大数据开启了智慧校园建设,人工智能则推动校园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我们抓住数据要素、聚焦校园应用场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应用,努力实现信息高度集成、决策高度智能、服务高度优化,使管理和服务更加集约高效。

1.建设办学与校园管理的“数字大脑”。对于办学过程和校园运行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加强集成和挖掘,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打造可视、可管、可控的深度治理一张图,为科学决策提供适时依据。比如,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智能思政”,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模型。

2.从“一网通办”向“一网统管”升级。人工智能及各种数字化新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比如,抗疫中应用的“复活码”已升级为多介质合一的新一代一卡通,将手机NFC功能用于虚拟校园卡,打通了校园与社会的生活应用。又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教职员工进离校的全周期管理,构建生活服务一体化预约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校园各类物联网终端,构建危机识别、防护、研判和应对的全链条智慧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数字孪生校园,真正实现校园治理现代化。

总之,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变革也许才刚刚开始。对于教育的未来,无论如何展望,有两点不会改变:

其一,智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其二,发展智能教育的基本路径,离不开国际开放与合作。让人工智能造福青年、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我们愿意与国内外同仁一起,为此共同奋斗!


【本文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12月10日在2023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的报告】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规划处
地址:中国·陕西·延安大学规划处
电话:0911-2650063  邮编:716000